“2019年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面積較2018年增長45%,近4年年均增長率為55%”“重點推進地區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全國的比例為47.1%”“積極推進地區和鼓勵推進地區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全國比例的總和為52.9%”……一連串的數據顯示,重點推進地區、積極推進地區和鼓勵推進地區裝配式建筑發展齊頭并進、爆發式增長。作為一艘航行中的巨輪,裝配式建筑風正、艙實、船穩、帆懸,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同期,安徽對29個裝配式建筑示范項目獎補資金4000萬元。從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指導意見》明確“力爭用10年左右的時間,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達到30%”和2017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十三五”裝配式建筑行動方案》明確“到2020年,全國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15%以上,其中重點推進地區達到20%以上,積極推進地區達到15%以上,鼓勵推進地區達到10%以上
如今全國31個?。ㄗ灾螀^、直轄市)均出臺了經濟激勵政策和技術標準的相關政策文件,為裝配式建筑發展保駕護航。
裝配式建筑優勢顯著,如今又抵達發展的“黃金期”,未來前景廣闊。但值得關注的是,在推廣過程中,還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企業要謹防“好經念歪”。
我國在社會發展、經濟基礎、科技水平等方面具備了發展裝配式建筑的條件,卻囿于標準化程度低、建設模式創新不夠、信息化發展滯后等瓶頸,不能邁開腿、大跨步地發展。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今后的政策將更加關注這些難題,通過實施加快優化建筑技術體系、提高產業配套能力等措施,引領建筑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企業自身也應當立足發展實際進行規劃,重視創新能力,提高產品質量品質,重視高科技人才培養,增強產業鏈協同能力,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持續發力。
裝配式建筑的發展同時要警惕“虛火”。加快發展裝配式建筑,必須尊重市場規律、尊重發展規律?!安粦]于微,始成大患?!备餍袠I企業要立足自身的市場需求進行規劃和論證,避免出現“一窩蜂”“一陣風”“跑馬圈地”的現象,造成新的產能過剩和風險隱患。要客觀理性地看待裝配式建筑的推廣,把好事辦好。